2025年5月12-16日,國際標準化組織/道路車輛技術委員會/人體工程學分技術委員會(ISO/TC22/SC39)第11次全體年會以及相關工作組會議在英國利茲召開。來自中國、美國、德國、瑞典、日本、韓國、西班牙、荷蘭等國家2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。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作為ISO/TC22的國內技術對口單位,組織國內專家參加了此次系列會議,中汽研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汽研科技”)新興項目培育部副部長鞠偉男作為ISO/TC22/WG3和ISO/TC22/WG7注冊專家參會。
ISO/TC22/SC39第11次年會聽取了各工作組工作匯報,并通報了TC 204等相關領域的工作情況。ISO/TC22/SC39/WG3操縱件指示器和信號裝置工作組第22次會議重點討論了ISO 12214修訂方案、OTA投票意見等議題,中汽研科技專家鞠偉男作虛擬按鍵的研究報告分享。ISO/TC22/SC39/WG5標志工作組第30次會議重點討論了單踏板、動力電池充電、兒童遺留等標志;ISO/TC22/SC39/WG7手伸和H點確定工作組第22次會議重點討論了腳踏板距離、手伸界面等議題;ISO/TC22/SC39/WG8人機交互工作組第20次會議重點討論了遠程支持、駕駛員監測、人臉識別等新項目提案的后續計劃;ISO/TC22/SC35/WG3視野工作組第24次會議重點討論了HUD、眼橢圓、ISO 16121-2、前風窗洗滌器等議題;ISO/TC22/SC39/WG8和SC35/WG3第1次聯合研討會主要是由各國專家分享交叉領域的相關研究,中國專家在會上分享了車載人臉識別、觸摸顯示屏-操縱件分級原則的研究建議。
本次系列會議上,中國專家積極參與并提出了多項提案,會議決定由中國專家擔任ISO 12214項目負責人,該項進展標志著中國在ISO汽車人體工程學領域牽頭項目實現了零的突破;會議通過了ISO 16121-2修訂方案,正式啟動了國際標準修訂流程;會議決定成立車載人臉識別聯合項目組,由中國專家作為負責人組織后續研究,填補了中國在人機交互領域提案空白。中汽研科技作為國內手伸及界面標準:GB/T 43402-2023《乘用車駕駛員手控制區域》的牽頭編制單位之一,將與標準院繼續進行深入探討研究,并在10月德國柏林會議上進行中國方案分享。
本次會議中國在汽車人體工程學領域取得多項重要進展。中汽研科技人機團隊自2017年開展基于中國體征的人機工程研究,牽頭/參與多項國家標準,自主開發了C-HSIS軟件(中國汽車人機工程仿真測試軟件),封裝了中國人機工程測試工具包。
下一步,中汽研科技人機團隊將持續跟蹤人機工程領域的標準進展,在標準院的帶領下,發揮中國智慧,貢獻中國力量。
中國現場參會專家合影